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焊锡起球怎样解决,焊锡变成球

2025-10-17
1

如果你最近在SMT产线上摸爬滚打,尤其是生产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如可穿戴设备、Mini LED背光模组,那“焊锡起球”(Solder Balling)这个老朋友,一定让你夜不能寐,眉头紧锁。2025年,随着电子元件小型化、高密度组装成为绝对主流,焊锡起球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缺陷,已成为导致产品可靠性失效、批量报废的关键因素之一。别急,扎根产线二十年的老师傅,这就把压箱底的实战经验倾囊相授。


工艺参数优化:温度曲线的艺术是关键!


别再盲目套用通用回流焊曲线了!焊锡起球的一大元凶,恰恰是不精准的温度曲线。当预热区升温速率过快或过长,助焊剂挥发不及,残留溶剂或被焊料包裹的挥发物在高温回流区剧烈气化,极易将熔融的锡料“炸飞”形成细小焊球。更棘手的是,2025年无铅高银焊料(如SAC307)更广泛的应用,其熔点更高、表面张力变化复杂,对预热过程控制要求更苛刻。


实战解决秘笈:务必针对使用的焊膏和PCB基板特性进行Profile实测和炉温曲线优化(Tuning Profile)。目标很明确:确保预热结束时(通常在150°C - 190°C区间),助焊剂溶剂能有效、平缓地挥发掉80%以上。可以尝试采用斜率更缓的“斜坡式”预热方案(Ramp-to-Soak),并在回流前设置一个充分保温的平台(Soak Zone),这比简单拉长整段预热时间有效得多。投资一套带实时监控的测温仪(KIC Profiler)绝对是2025年SMT车间的标配。


材料因素控制:别让焊膏和PCB基板“添乱”!


别光盯着机器!焊膏本身的质量和储存状态,直接决定了起球的概率。过期、冷藏恢复不足、搅拌不充分的焊膏,其助焊剂活性会失衡或挥发度改变,这是引发焊锡起球的重要隐患。同时,2025年高密度板要求更薄的阻焊油墨(Solder Mask),如果其耐热性不足或印刷精度差(厚度不均),导致润湿不良区域(Dewetting),焊料会收缩成球体吸附在阻焊边缘。


实战解决秘笈:严格执行焊膏库存管理先进先出(FIFO),开封后按规定时间使用,从冰箱取出需充分回温(通常2-4小时以上),并严格按供应商推荐参数搅拌。建议2025年升级到自动锡膏搅拌机,一致性远胜手动。PCB来料检验要强化!使用专用工具(如湿膜测厚仪)检查阻焊层厚度均匀性及显影清晰度。对于高可靠性要求产品(如汽车电子),建议选择耐热性更好的高阶阻焊材料,如感光型聚酰亚胺油墨(LPI),能显著降低边缘起球风险。


钢网印刷与环境管理:精度和湿度同样致命


你肯定想不到,钢网设计和刮刀印刷的细微偏差,竟是焊锡起球的隐形推手!如果钢网开孔精度不足或清洗不当(残留锡膏堵孔导致沉积不足),或者刮刀压力角度设定错误,会造成锡膏沉积体积不足或形状塌陷(Collar Void)。回流时,这些不健康的锡膏结构更容易因表面张力不均衡而分裂成珠状焊球。2025年夏季愈发湿热,环境湿度过高会导致PCB和元器件焊盘吸潮,回流时瞬间汽化产生“微爆”,后果你懂的。


实战解决秘笈:严格执行钢网在线清洗(Under-Stencil Cleaning, USC)程序,根据产品及时更换清洗纸和溶剂。定期(每天)检查钢网张力(至少35N/cm²),及时送专业厂商重张。针对密集细间距元件(如01005或CSP),考虑采用纳米涂层钢网(Nano-Coated Stencil)或阶梯钢网(Step-Up/Step-Down Stencil)优化锡膏转移率。车间环境温湿度控制必不可少!务必确保SMT贴片线在回流焊前保持湿度在30%-60% RH范围内(IPC标准推荐),投入在产线头部增加除湿干燥柜或预烘烤环节非常值得。


遇到焊锡起球,还能在线拯救吗?


答:非常困难且不推荐。回流焊过程一旦完成,在PCB上形成的焊锡起球通常已经牢固地粘附在元件端头边缘或裸露的阻焊带上,尺寸细小且位置隐蔽(常藏在片式元件底部或球栅阵列下方)。尝试在线返修(如二次热风局部加热)需要极其精准的温度控制才能避免对周边元件和基板造成热损伤,操作难度极高、效率极低、成功率渺茫。大规模返工通常需要昂贵的激光返修台。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途径,永远是事前预防——通过优化设计、工艺控制和材料管理将焊锡起球扼杀在摇篮里。2025年,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在焊后检查环节已能高效识别直径大于0.05mm的焊锡球(IPC-A-610H标准中的拒收缺陷),但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良品流出,而非提供修复方案。


助焊剂真的是焊锡起球的罪魁祸首吗?如何选择?


答:部分正确,但更关键的是助焊剂的活性和挥发设计是否匹配你的工艺。助焊剂在焊接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去除氧化膜、降低表面张力,但其溶剂载体必须在正确的时间窗口内温和、彻底地挥发掉。高活性免清洗焊膏和低残留水基助焊剂都是2025年的热门选项,它们能有效减少残留物,但选择时要看匹配性:高活性焊膏需要更精准的温度曲线来控制助焊剂反应速度,避免过度反应产生气化飞溅;水基助焊剂对预热温区的升温和保温要求更为严格,以保证水分完全蒸发而不“窝藏”在锡膏内部。终极建议是:与焊膏供应商深度合作,提供你的具体工艺参数(包括贴片速度、PCB类型、回流炉加热效率等),请求他们为你定制或推荐最匹配的合金/助焊剂组合(Solder Alloy/Flux Matrix),并进行严格的工艺验证试验(DVT/PVT)后才导入量产线。记住,没有“最好的”焊膏,只有“最适合你生产工艺”的焊膏。


安徽安叶锡材有限公司

电话:18706131983

手机:18706131983

邮箱:wzlhan@163.com

地址:安徽省天长市新街镇工业园区1号

在线留言

  • 体验移动端

    体验移动端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